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精神文献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红旗渠精神 > 精神文献

第二节 治山治水初步成就

 2020-06-10 浏览:2303次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发扬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开始,在中共林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山区建设。特别是1956年农业集体化后,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全面制定规划,依靠集体力量,掀起了以兴修水利和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的治山治水活动。以点代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到大型,全面发展,并取得初步成就,使全县人民不仅劲头足,干劲大,改天换地的胆量和决心越来越大,而且在治山治水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脾气,为后来兴办引漳入林工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兴修水利

  中共林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一致认为,水的严重紧缺、直接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必须重点解决好水的问题。动员全县人民群众,大力开展了以打旱井、修渠道、挖池塘、引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工作。1951年,城关区政府领导群众扩建了始建于元代至元五年(1268)的桃园渠,改名为爱国渠。完成土石砌方6.4万立方米,投工7.5万个,除解决桃园、白杨凹、胡家庄、李庄等村群众及县城居民吃水外,可灌溉耕地5000余亩。中共合涧区委动员群众兴修了长6公里的建设渠,深、宽各0.7米,灌田2000亩;1952年和1953年分别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领导修建的爱民渠和修建于1940年的新民渠(又名益民渠),进行重修扩建,扩大了浇地面积。1952年,姚村区委领导群众修了建民渠,以史家河村的史家河为渠源,到柳林村止,长8公里,宽、深各l米,可灌溉耕地1万亩。

  1952年,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王大海和中共任村区委书记宋玉山、李运保,同桑耳庄村省农业特等劳动模范成百福研究,带领群众苦干一冬一春,修了一条3.5公里长的瓦管渠,引山泉入村,分片安装6个自来水龙头,解决了380户村民的吃水困难。在当时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力量颇小的情况下能办到这一点,已很不容易了。消息一传开,成为附近山庄窝铺的一大奇迹,群众争相参观,也轰动了平原省(当时林县隶属平原省)。河顺区马家山村位于深山沟,人畜吃水全靠到村西山沟里取水,1953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把西沟的泉水引进村,不但解决了200多户人家吃水远的问题,还能灌溉50多亩耕地。有了水,这个历史上从来不种水菜的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萝卜青,蔓菁圆,白菜长得象筐篮”的好地方。

  1954年5月,杨贵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他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林县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人,生活有了改善,但缺水仍是一个严重威胁,建国前后虽然也注意抓水利建设,解决人畜吃水问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所限,水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干旱时多数村庄仍然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去担水吃,不仅占用大量劳力,而且大面积耕地得不到适时耕种。因为缺水,粮食生产种不保收,产量低,荒山秃岭无法绿化,农、林、牧、副、渔各业不能全面发展。他一面与县委一班人研究,紧紧抓住桑耳庄、马家山引水进村解决人畜吃水的典型,组织全县区村干部参观学习,提出“桑耳庄、马家山能办到的,其他地方能不能办得到?”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大讨论。大讲搞好水利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林县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大讲建设山区,发展经济的美好前景,鼓励广大群众树立“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治山治水的信心和决心;一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亲自带领县委成员跑遍全县大山深谷,秉灯翻阅县志,考查历史,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从根本上改变林县贫穷面貌的路子。经过多次实践,反复认识,找到了解决林县贫穷落后问题的症结所在,决心抓住“水”这个根本,大打翻身仗,横下一条心,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

  1955年,县委在全县推广桑耳庄、马家山艰苦创业、兴修水利的经验,掀起区与区、社与社明争暗赛的治山治水高潮。这时完成的较大引水工程有:1955年中共任村区委动员浊漳河沿岸的卢家拐、木家庄、盘阳、赵所等村群众,筹措资金,一锤一钎建成的天桥断渠。该渠闯过老刁崖、络丝潭崖、蚕崭、马崖峰等10多处艰难险阻,钻洞18个,共挖砌土石8.1万立方米,渠道总长17.7公里。因渠道途经豫、冀险道天桥断,故取名为“天桥断渠”,后称“天桥渠”。1955年冬到1956年9月,在中共林县县委领导和组织下,在淇河畔改造扩建了淇河渠,总干渠长1.4公里,下分淇北和淇南2条干渠,总长44公里,9条支渠,总长61.8公里。淇河渠成为林县南部重要的引水工程。

  1956年春,全县250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34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08232户,占农户总数的99.87%。高级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冲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广大群众依靠集体力量,战天斗地,改变面貌的劲头更足,水利建设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1957年1 1月上旬,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由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主持,各省负责农业的书记或副省长参加,同时有10多位县委书记参加。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史向生和杨贵到会。杨贵在会上汇报了林县干旱缺水、地方病及治山治水建设开展的情况,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国务院办公厅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又专门让杨贵汇报了林县山区存在的问题。11月10日,朱德副主席到会作了《必须重视和加强山区建设》的重要讲话,指出:“许多同志不重视山区工作。山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如果不把山区的资源开发出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困难的。山区建设方向,应该是从山区原来的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为全国统一经济的一部分,同全要,不能完全依赖国家扶持,必须自力更生,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才有主动权。于是县委、县人委采取“谁受益,谁出工出钱”的办法,动员淅河下游的城关、大屯、合涧、原康、小店、小屯、采桑、秦家坡、南峪9个乡的群众参加,1957年12月中旬开工。1958年1月13日至14日,县委在合涧召开林县淅河渠建渠民工代表会议,杨贵在会议上作《动员参加建渠的群众,战胜一切困难,为完成建设淅河渠任务而斗争》的报告,会议通过施工方案决议,成立以杨贵为主任,申锡让(副县长)、栗永祥(水利局副局长)、王茂武(合涧区区长)为副主任的淅河渠建渠委员会。县委决心在淅河流域修建一条规模较大的渠道,解决灌溉和群众吃水问题。根据杨贵的提议,淅河渠改名为“英雄渠”。会后,568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及修渠民工组成98个突击队,顽强奋战在山崖上,闯过红砂崭、紫砂崭、青石崭,绕过清水口,凿通152米长的英雄洞,共修建大小建筑物91个,群策群力,创造放大炮、拐弯炮、斜面炮等爆破崩石方法和明窑烧石灰技术,加快了工程进度。共完成挖土方19.2万立方米,石方16.2万立方米,垒砌方6.4万立方米,投工87.1万个。1958年5月1日竣工通水。渠首位于晋、豫边界的苏家坪村西,拦河坝全长80米,干渠沿淅河北岸到合涧大桥止,全长12.7公里,渠底宽3.2米,渠墙高2.2米,设计流水量8立方米/秒。干渠下设支渠5条:一支渠沿林虑山东麓向北到黄华止,全长18.5公里;二支渠至油村沿乌云山北侧,向东到南采桑,全长32公里;三支渠沿乌云山南侧,向东到东姚老里沟,全长110公里;四支渠由合涧村向南,跨合涧淅河大桥,沿柏尖山东,到小店桃科村止,全长57.5公里;五支渠自英雄洞出口向南,过淅河天桥伸向原康境。
  抗日渠,位于任村乡,1944年,林北县抗日民主政府一边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一边筹集小米200石,用以工代赈救灾的办法组织贫苦农民开工修建一小段而停工。1957年冬复工,1958年5月竣工。该渠自尖庄村南引露水河水,由任村乡10个农业社的群众,艰苦努力,克服困难,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跨越清沙村西的清沙河谷架设110米长、20米高的渡槽,让渠水腾空而过。共完成挖砌土石方13万立方米,投资5万元,投工15万个。全渠流经尖庄、木秋泉、任村、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石岗、豹台等村到盘山村止,全长26.5公里,渠宽1.55米,深1米,过水量为1立方米/秒,可灌面积7000亩。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的建渠业绩,取名为“抗日渠”。

4D173F9B1FAF55936A70022525EF3F820215597A_size25_w640_h575  1958年3月,国务院在新乡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讨论治理卫河问题。治理方案是上游“摘帽”、下游“脱靴”,即上游建水库、下游疏浚河道。会议结束后,县委研究决定修筑要街、弓上、南谷洞三座中型水库。当时想,只要有了这三座水库,就可以使全县境内彻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要街水库,位于林县南部辉县境内,为林县县办水利工程之一。1958年3月始建,次年7月竣工。坝顶长265米,高21米,底宽150米,顶宽5米,设计兴利库容,720万立方米,总投工252万个(包括溃坝后复修),共完成土石方82万立方米。该水库建成后,因地跨林、辉两县,发生水事纠纷,未能正常发挥效益,故收归河南省水利厅管理,后由辉县代管。


联系我们